一个“风口”的兴衰转瞬:现金贷“百日生死劫”(1)_杭州融易车贷,杭州车抵押贷款

“远在天边,借你一千”的现金贷本是今年的新“风口”、火得要命,然而在被冠以高利贷恶名、被骗贷所困、被监管快速管控的重重压力下,这个迅速遭遇劫难的风口还剩下多大机会?

沉寂已久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因为“远在天边,借你一千”的现金贷业务,刚有了回春的意思。但坏消息也来得从来没有这么快过。

“现金贷火得一塌糊涂”,去年年底时就有知名投资人如此总结现金贷的火热局面,“超过几十家公司在做Pay day loan(发薪日贷款),未来厮杀格局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积极地在看。”

投资案例从岁末年初开始频频出现。今年2月,“现金卡”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3月,用钱宝拿到C轮4.66亿元融资;4月,明特量化完成1亿元B轮融资。业内公认,这就是科技金融(Fintech)的新“风口”。

现金贷是指小额、短期、不限用途的现金借贷,满足数亿低收入人群的短期应急需求——过去常由“寄卖行”来满足这种需求,民工抵押手机获得一两千现金,事后再加钱赎回手机。而现金贷APP无需抵押和线下获客,相比传统业态,效率已大大提高。

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向36氪分享了他看现金贷的“30字口诀”:“胆子大,高定价;小金额,短周期;反欺诈,重催收;高复借,狂买新(用户);资金足,可速成。”——一语道尽了现金贷生意的本质。

短短三个月内,资本急速向这个细分的信贷市场涌入,融资金额一家比一家大。创新工厂、华创、晨兴等多家一线风投机构都已出手投资现金贷企业。金融科技俨然已重回资本追逐的中心。

现金贷实际业务规模也出现爆炸式增长。

以“2345贷款王”为例,其在2016年度放贷总金额62.7亿元,较2015年度增长了20多倍。据网贷之家估测,原P2P公司们所做的现金贷业务,在过去一年增幅为12倍。而安卓市场现金贷APP下载量超过一千万的已有20家,论行业规模,现在约在六千亿到一万亿元。

现金贷生意为何如此受到追捧?答案藏在上市公司的财报中。

主打现金贷的中银消费金融,2016年度净利润为5.37亿元,财务数字非常可观,而招商银行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2016年营收15.33亿元,净利润3.24亿元。

招联自成立以来,就主营纯线上的现金贷业务,团队规模仅600人,其获客主要依靠支付宝和招行两大流量入口,一个隐藏在手机APP页面里不起眼的推荐位,通向的是美妙的财报数字。

导航网站起家的2345同样凭借现金贷大发其财。2016年,“二三四五”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双高,净利润中有占比17%、总额为1.13亿元净利润都来自其现金贷子公司。

这样的业绩吸引了股票市场买方们的注意,3月份中旬它在短短一周内,就接待了公募基金等87家买方机构的调研,位居同期所有上市公司之首。此外,不少于30家网贷平台上马或直接转型做现金贷业务。

人员少、利润高、赚钱快,这种借贷生意可比投资实业性感得多。如果拿它跟工业企业比较,以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徐工为例,其2015年全年营收为166.6亿元,净利润却仅为5059万元,这还是依靠一万五千名员工、调动厂房设施和供应链去实现的。

借贷生意,看起来就是这么轻松又好赚。

监管不期而至

然而,看好现金贷的众多风投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没有料到,就在融资消息接二连三地宣布之时,一个坏消息传来了。

4月1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把“现金贷”纳入整治范围,并提出严格执行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4月17日和18日,京深沪均下发“现金贷”排查方案。19日,杭州互金协会要求会员单位自查自纠。短短数天内,北上广深四大互联网金融重镇,均已开始对“现金贷”业务展开行动。

“分类处置,立即叫停,存量业务逐步压降至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是监管行动中出现的关键词。

银监会认为,现金贷最大罪状是利率畸高,据一本财经统计,市面上78家比较知名的现金贷平台,平均利率158%,有47家平台的年化利率超过100%,高于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为36%的规定。

更有不少企业会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等不同名目的“砍头息”,使得借款人实收金额少于合同约定金额,变相提高借款利率。

一位投资了现金贷的业内人士向36氪分析,监管很可能会要求把利率降至年化36%。这将大大压缩现金贷企业的利润空间,整体市场规模“腰斩”可能性不小。

银监会的通知,无疑给火热的现金贷行业当头泼来一盆冷水。

一位业内从业人士算了一笔账:

1000元的贷款,年化利率36%封顶的情况下,一个月利息为29元;

征信风控费用按照1%来算,需扣除10元风控费用;

在100%通过率、无坏账的情况下,实际年化利率已降为22.8%;

而如果考虑到现金贷机构获得资金的利率原就要11%,利率空间就只剩下11.8%;

再考虑获取用户要花费不少的营销成本,此外还有20+%的坏账率,所有系数加起来,现金贷已基本毫无利润空间可言。

就像是在盛宴刚刚开始之时就收走了装酒的高脚杯,现金贷的风口才刚刚生成,一向迟钝的监管,却一反常态地提前出手了——过去,P2P野蛮生长了长达两年才引起监管动手,这一次,现金贷企业却并没有享受太久的放养状态。

赶在监管动手之前融到钱的现金贷企业还在暗自庆幸,而极度渴求资金的初创公司很可能面临更差的融资环境,这直接阻拦了大量的新入场者。

监管阴霾笼罩之下,已经有一家大型互金企业选择了放弃。这家刚刚融完数亿元B轮的借贷企业告诉36氪,“我们原本最后悔的是没在2016年上线现金贷业务,结果现在,就在我们正要上线现金贷产品的当天,监管文件就下发了,我们当天就停掉了这个筹备了数月的项目。”

如果熟悉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历史就不难发现,监管所到之处,要么行业丧失合法性,要么整体利润被压缩,要么出现牌照准入制度——总之门槛被大大抬高、弱者被加快淘汰的情形将不可避免。只需看看P2P和校园贷的遭遇——P2P中一大半平台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而校园贷直接转入地下,就不难想象现金贷的前景。

一个远在日本的案例也可能预示着中国现金贷企业一个更糟糕的结局:一家名叫武富士的小额短期贷款公司,不仅涉嫌高利贷,还会上门向借贷人父母催收,却一度让其创始人武井保雄以78亿美元身家登顶“日本首富”。

然而,好景不长,日本最高法院2006年发布的《利息限制法》规定消费贷款公司年利率不得超过20%,(但只要借贷者同意,年利率在29.2%以内就不违法)且此前多收的利息要退还给借贷者——武富士须退还200万名借贷者共计超过200亿美元。

很快,武富士就因为巨大的资金缺口而申请破产保护。至今,倒闭后的武富士网站依然保留着一条热线,等待借贷人致电并拿回曾经多付的利息。受伤的还有花旗银行,其在2007年宣布关闭80%在日的消费信贷分行。

而中国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也规定,超过年化36%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且法院支持借款人追回。“出来混,迟早要还”,不知会不会是中国现金贷行业的终局。

更何况,除了监管,借贷行业的生存环境因为骗贷群体的存在而依然危机四伏。

不仅短期现金借贷会被坏账拖垮,即使是针对商品服务进行分期的信贷业务,同样也逃不掉用户变卖实物套现不还的局面。不少现金贷公司会介入分期购物业务,一些做分期购物的玩家也会进入现金贷市场,现金贷与分期业务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显,却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恶意欺诈。

一位借贷公司创始人对36氪感叹:

“你想赚的是一点利息,可这些团伙却想吞掉你的本钱。巨大的利益不平衡,驱使了很多人不顾信用、铤而走险。”

即将赴美上市的现金贷企业信而富在招股书中,把欺诈列为仅次于监管的风险,并提醒股市投资者:“虽然信而富采用欺诈预防措施,包括通过107个数据验证中心预防欺诈,但就目前能力来看,可能不足以准确检测和防止欺诈。”

黑产凶猛

“无论你是黑户、还是无业游民;无论你是想买电脑、还是想买手机!只需要简单填写资料,五分钟填写,半小时审核,最低三千,最高五万,直接下款!黑户实测下款两万!!骗贷技术已更新到内部群。别等口子废了再来问我有没有黑户业务。今日推荐‘口子’:火分期。”

这样的内容充斥在中国互联网的阴暗角落,它们是骗贷者们洗劫借贷类创业公司之前发出的信号。

“口子”是对借贷公司的“风控漏洞”的俗称,几乎每家借贷公司在用户筛查机制中都存在漏洞,让骗子趁机套取贷款——这种刻意寻找漏洞的畸形生意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大批骗贷团伙和贷款中介侵蚀着整个行业,让大量借贷类创业公司血本无归。

“中国的信用欺诈、黑产极其发达,做消费金融的第一要务是防欺诈,因为信用风险可忽略不计,而中国有500万人黑产从业者,就跟蝗虫过街一样”,乐信CEO肖文杰对36氪表示。

“曾经我一个朋友做了一个借款创业项目,上月开门,下月关门,坏账率80%,全是被那些黑产的人吸干净了。”

存活下来的借贷类公司,必然都经历过惊心动魄的反欺诈战争,也免不了付出巨大代价。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捷信十年前从捷克入华,据其一位离职高管对36氪透露,入华第一年,就亏损了3亿多。不过,现金贷业务占比过半的捷信在交了五年学费后,越过扭亏为盈的临界点,坏账曲线变得平稳,盈利越发可观,2016年,捷信中国盈利14.36亿。

用钱宝创始人焦可对36氪说,用钱宝上线第二天,在未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突然涌进来两万笔借款申请,还来不及欣喜,就引起了焦可的警觉。

“我们没有要求用户提交手持身份证照片,结果发现两万笔都是特别标准的手持身份证照片,这说明背后一定是有团伙参与的,他们持有几千张身份证和对应的手机号。”

就连中国网贷赴美上市“第一股”宜人贷也曾在黑产面前遭遇重挫。其在财报中披露,因为一款极速贷款产品遭遇“有组织欺诈”,2016年第三季度,计提了约8126万人民币的特殊风险准备。

一位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36氪,在宜人贷这个案例中,欺诈团伙摸清了宜人贷会根据信用卡账单来决定是否批准放贷,因而批量化地制造假邮箱和假账单,冒充高质量用户,来欺骗风控系统,从而顺利套取了贷款

“我推测是被了解信用审核的内部人员泄露了风控策略。如果按人均5万的额度,其实风控也只放了一千多个坏人进来——然而,损失掉的数千万,得靠以后再放出几十亿的贷款,才能填平。”

无论线上线下,很少有哪家借贷公司不曾被洗劫过。现金巴士创始人唐阳告诉36氪,他创业初期“就被15万坏人只借不还,按笔均千元来算,大概交了一亿多的学费。”数额巨大的学费,就是大多数创业公司面临的入门难题。

稍有不慎就是亏损。唐阳给36氪算了一笔账,如果一百人在现金巴士借了1000元为期14天的短期借款(期满后按合同应还1100元)——现金巴士借出的本金共计10万元,但这一百人中哪怕只有10个人不还款,实收本息之和仅为9.9万元(1100×90)——最后的结果还是亏损。

而且,在欺诈与反欺诈的战争中,创业公司会在成长,但骗贷团伙同样见招拆招,甚至针对线上借贷的风控模型开发出了机器玩法——搜集大量手机号,每部手机再搭配一个身份证号,申请一个支付账号,去十几家机构同时注册账户,慢慢养好信用,从小额度开始慢慢提额,等额度变大后突然有一天提款跑路。

骗贷者甚至会让不同手机号以一定频次互相打电话发短信,从而编织出一张虚拟关系网,欺骗风控系统,几乎以假乱真。

一家独角兽互金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也对36氪表示,欺诈的中小案件很多,每个公司都会遇到。尤其是做线下的,没有哪家跑得掉。而且只要是冲量,都要交不少学费,哪怕挖了很牛的CRO(首席风控官),也无法完全杜绝欺诈事件。

越是着急冲量的公司,越危险。“凭本事借来的钱,为什么要还” 是百度“戒赌吧”的一句名言。可一些信贷类创业公司为了做大业务量,甚至把目光投向了这样一个理直气壮高喊不还钱口号的贴吧,希望在这里完成获客——这里恰恰聚集着大量高风险客户。

上述联合创始人举例称,“比如2345现金贷依托于母公司的2345导航,有互联网入口,还能慢慢地调试风控系统,待成熟后才开始买流量,做大放贷量。而纯靠融资的创业公司,往往没耐心慢慢测试系统,一上来就着急冲量,最后就容易出事。”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二次抵押贷款房屋按揭贷款团体房产贷款团体经营性贷款抵押贷款流程杭州房产抵押贷款杭州贷款买房贷款银行房屋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网上贷款杭州贷款公司经营性贷款杭州团体贷款个体户贷款公积金信用贷款保单贷款杭州房抵押贷款杭州抵押贷款个人消费贷杭州买房贷款银行汽车抵押贷款应急贷款杭州汽车抵押贷款杭州汽车贷款公司贷款设备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杭州装修贷款杭州房屋贷款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利息短期贷款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流程车辆抵押贷款抵押房屋贷款保险贷款房产二次抵押贷款借款利息二手房贷款企业无抵押贷款杭州信用贷款汽车贷款利率个人消费贷款身份证贷款贷款中介贷款技巧房产证抵押贷款银行汽车贷款

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华夏银行杭州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 宁波银行杭州市商业银行 杭州安全银行温州银行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安全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杭州微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花旗银行星展银行恒生银行杭州银行浙江农信杭州结合银行余杭农商银行萧山农商银行

一个“风口”的兴衰转瞬:现金贷“百日生死劫”(1)_杭州融易车贷,杭州车抵押贷款

原创文章,作者:网友提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enaiba.com/?p=10873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6日 下午7:27
下一篇 2021年10月6日 下午7:27

相关推荐

咨询顾问